栏目导航
 
快速链接
 
武进区寨桥初级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录入者: 来源: 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4年09月04日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育人”的思想,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保证服务质量,规范后勤管理,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后勤保障。
二、工作重点
(一)不断强化学校后勤安全工作。
(二)加大校产管理力度,不断完善校产管理制度。
(三)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完善考核工作,使其制度化、规范化。
(四)继续做好食堂布局的优化调整及改建工作,为创建市“A级信誉度”食堂继续做好相关工作。
(五)深化“市节水型学校”相关工作,进一步增强师生员工的节水意识。
(六)积极主动配合校长室、教务处、政教处、会计室等各室开展的各项活动。
三、工作措施
(一)更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1、全体后勤人员必需树立师生利益、家长利益至上的服务观,把师生、家长的合理需求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想师生、家长所想,全心全意为师生和家长服务。
2、加大总务后勤工作的群众路线力度,让全校教工共同参与后勤管理。
(二)精打细算,严格财务管理
1、依据教学需求和学校实际,本着精打细算的原则,制订经费预算。
2、加强对水电使用和油印等的管理,厉行节约。
3、严格采购、审批、验收、入库、报销制度。
(三)物尽其用,发挥设备功能
1、为使学校现有校产校具发挥其最大效益,要鼓励、提倡师生们循环使用,做到物尽其用。
2、鼓励使用的同时,还需加强管理,对使用情况、设备情况以及借还手续都要实行严格登记,避免不必要的人为损坏、遗失等。
3、加大校产校舍的定期(期初、期中、期末)及日常的检查力度,严格执行校产保管使用损坏赔偿制度;继续执行武进区寨桥初级中学班级校产使用管理制度。
(四)常抓不懈,强化安全防患意识
1、加强校园巡视,对发现有安全隐患的校舍、建筑物、体育器材等作及时彻底地维修整改、排除隐患。
2、定期检查教室、办公室、功能室和食堂等室的电器、灭火器、消防栓和体育器材等设施设备,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3、加强门卫管理,外来人员来校离校要登记,学生中途离校要记载,同时做到在学生离校期间对校园进行巡视检查。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提前组织后勤人员到班到岗,落实工作,并整理食堂餐厅。
2、检查水、电、体育设施状态及各班级的桌椅和设施设备等是否到位,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3、组织人员安装和调试好各班的电教设备。
4、添置需要的办公用品和物品发放、领取工作。
5、清理校园环境,迎接学生报到。
6、做好就餐学生、教工及家属统计编桌工作,确保食堂安全有序开展工作。
7、做好食堂布局的优化调整及改建工作。
8、做好师生用书的调剂工作。
9、后勤条线工作会议。
10、发放和收缴本学期安全教育告家长书。
11、对食堂临工进行工作考核。
12、配合各处室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三月份:
1、加强春季安全卫生教育管理。
2、做好校园植树节活动,发动团员植树。
3、对各功能室的消防设备进行检查。
4、对食堂临工进行工作考核。
5、配合各处室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四月份:
1、配合教务处做好期中考试的安排工作。
2、做好班级校产校具使用情况检查。
3、对全校用电器(吊扇)进行彻底检查和整改工作。
4、对校园绿化进行彻底地除草治虫工作。
5、对各功能室的消防设备进行检查。
6、对食堂临工进行工作考核。
7、配合各处室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五月份:
1、做好“五一”长假的值班安全保卫工作。
2、加强食堂卫生监督检查力度。
3、做好校园灭鼠防疫工作。
4、做好校舍、设施、设备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
5、对食堂临工进行工作考核。
6、配合各处室做好学校的各项工作。
六月份:
1、安排好学期结束总务处工作。
2、完成各项收费核算工作,支付各项日常维修款。
3、做好期末考试工作,特别是中考工作。
4、加强用电管理,确保用电安全。
5、督促食堂饮食卫生工作,做好食堂用品、用具的盘点和收藏保管工作。
6、通过检查和统计确定暑期整改和维修项目,以及教学生活用品添置和采购。
7、召开对全体临时聘用人员的总结测评会议。
8、做好台帐和实物帐相符的工作。
9、预期安排好暑期总务处工作。
10、发放和收缴暑期安全教育告家长书。
11、协助各处室做好日常工作。
12、整理一学期来总务处工作资料。
总之,学校后勤工作千头万绪,只要本着爱岗敬业,为师生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精神,全体成员团结协作,同心同德,从而开创我们学校后勤工作新面貌。
武进区寨桥初级中学    总务处
2014.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寨桥联庆村委小海村44号 电话:0519 - 86261012 邮编:213177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