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链接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录入者: 邵向阳 来源: 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2年09月01日

一、双减工作:

工作重点:课后服务、作业管理上、课堂教学、家教协同提优

课后服务

“抓好学生安全,管好学生纪律、提升教学实效”工作重心

抓好学生安全

学生:签定好家长承诺书、制定班级学生遵过相关制度承诺书、张贴反光贴、课后服务行政、班级记载本、值日老师课堂纪律管理、行政值日巡查、教师进行个别题目讲解和作业面批,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教育等做了大量细致周到的工作,总体而言,课后延时取得了实效,也取得了实绩。。

但通过各方面的汇总,特别是校长室、行政巡查和班主任反映,不同值日老师值日还是存在差异,有些老师,责任心不强,安全意识淡薄、不能针对性教学,占位思想严重。

1、不能及时进班,别人班级全安静下来,进入状态,就个别班级不能安静,学生不能定心学习。一查而来,总规是那名老师,每次都是这样,特别是吃完饭后,虽然正式上课时间是   ,但你吃完饭后也要及早进班看一看,让学生提早定心作业。之后,再到办公室去。

2、三个课后延时时段,不能下来“走一走、看一看、管一管”沉迷做自己的事,甚至于安心观看自己的手机,学生乘机讲话,交流,甚到有学生走下位置和别人吵闹。听见有老师巡查了,装模装样。一句话,不能管学生、管不好学生怎么能参加课后延时活动。千万别忘了前黄片某小学发生的重大故事,给学生、家庭和学校带来的巨大影响,至今还未处理好。

3、有些老师,不能严格执行学校管理要求,比如,不能带队到食堂,班级学生吵闹不去管,睁一眼,闭一眼。尤其是学生排队离校这一环节,让学生排好队后自己走向校门,自己则到办公室拿东西。学生吵吵闹闹,队伍散乱,给外面的学生家长看到,产生不良影响。

等等。以上现象的发生,当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千万不要忘了,安全链条任何一环出问题,都是致命的,无可挽回的。局长在暑期培训会议上,也再此强调职责意识,尤其强调职责明确。

1、课后延时,安全这根弦坚决不能松,继续强化安全管理,明确每一位参与课后延时工作人员的职责,抓好学生安全,管好学生纪律,确保课后延时每一个环节上安全上不出任何问题。

学校将在学期当中或期末结束时,按教育局要求,将时行对课后延时工作开展情况时行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校长室、行政巡查、监控查看等相关渠道汇总,了解我校老师课后延时情况,为后面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2、在延时课堂上化细工,做实每一分钟时间不浪费,继续进行针对性的学生辅导,进行精准教学,为学生的教学成绩提高实实在在开展面批、个别辅导等工作,使课后延时成为教学成绩提高的又一主阵地。

作业管理

上学年学校开展相关工作有:作业反馈员制度、加强课题研究等等。

江苏省教育厅“双减”工作专班办公室专门印刷下发《双减工作手册》其中明确:

学校层面

1、落实作业管理的主体责任,强化年级组、学科组统筹协调,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建立作业总量统筹审核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

2、建立作业校内审批、公示制度。

3、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4、加强对作业批改情况的检查,严禁要求学生自批自改。

老师:

1、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反馈,强化答疑辅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2、注重面批讲解,力争作业每天面批讲解的比例达到20%,加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个别辅导。

3、七至九年级每天增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4、坚持教辅材料“一科一辅”的底线要求,学校教辅必须在规定的目录中选用,其他教辅材料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新学期,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教务处制定了《武进区寨桥初级中学“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实施方案》,总量控制,精选精编、分层设计、形式多样。

1、控制作业总量,减轻负担,落实双减精神,避免作业上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形成我校老师爱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教学氛围。

2、要精讲精练,不是做得多就是教得好,要返璞归真,回规教育的本质。同时不要因为作业的多与少,而影响同事的的关系。

 

课堂教学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课堂教学,事关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学校的办学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教学改革文件要求,现就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目标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实,努力实现“减负提质增效”。通过3年左右的实践探索,全市中小学好课率达到85%左右,形成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推进机制,彰显“常州的老师•常州的课”特色品牌,为“常有优学”建设谱写新的篇章。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素养导向,落实立德树人。理解学科育人价值,把握核心素养体系,明确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实现从“教书”到“育人”的全面转变。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改进教学过程与方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寓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之中。

2.强化学科实践,促进知行合一。开展学科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学习经历,指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学习体验,建构学科知识,体悟学科思想。加强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行”。

3.落实因材施教,建立和谐关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开展差异化教学与个别化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建立民主平等、互动合作、同创共赏、和谐相融的新型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提高学生成就感和幸福感。

4.加强教学研究,持续改革创新。遵循教学规律,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和专业指导。不断激发广大教师的教学活力,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创造性,鼓励教师凝炼教学主张、形成教学特色、凸显教学风格。

三重点内容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基于课标解读、教材研读和学情分析,合理设定学期、单元及课时教学目标。从学习表现的角度叙述有序、清晰、可评的目标内容,实现教学目标向学习目标的转化。学习目标要突出重点、难点,兼顾统一要求与个体差异,体现连续性与进阶性。

02精心选编教学内容

全面认识教材体系,专业解读教材内容,把握知识内在结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形成适切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突出内容的结构化,积极探索基于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的组织方式。重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

03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情境为教学活动服务。有效的教学情境源自社会实践、体现学科特点、突出问题解决、激发学生情感。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实践,促进观念的建构、方法的掌握与知识的应用,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

04持续改进教学方式

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探索大单元教学,强化实践应用,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探索基于目标导向的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深度推进学科实践和跨学科活动。

05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实施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发挥现代技术在创设真实性情境、促进多元化互动、服务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优势。不断积累数字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利用技术工具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先进技术挖掘学习数据的优势,推动教学精准决策。

06不断提高学业成就

更新育人价值观念,落实学业质量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形成积极态度、养成良好习惯。开展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成就感,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07科学实施教学评价

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发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反思与改进。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实际教学的一致性,提升作业设计与命题评价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四保障措施

01加强组织领导

市教育局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市教科院建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提高教学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02落实主体责任

校长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第一责任人,教研组长是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第一责任人,定期研究部署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情况。责任督学监督指导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研制并落实好课标准,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实施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将课堂教学改革成效列入评优评先重要条件。建立课例研究、学业诊断、作业设计、考试命题评价等研究中心。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对外教学展示活动。

03强化专业指导

修订《常州市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专题研究。建立学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每学年组织市、辖市(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定期遴选、推广各校教学改革优秀案例和重点项目,建设一批课堂教学改革示范学校,逐步形成“校校有教科研项目,人人参与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样态。

04重视宣传推广

总结提炼课堂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重视专业表达,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借助新闻媒体与信息平台,充分展示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成果、新经验、新范式。加大对教学改革实践中先进人物的宣传力度,广泛营造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的教学氛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寨桥联庆村委小海村44号 电话:0519 - 86261012 邮编:213177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