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链接
 
2019年6月党课学习材料:《加强党性修养 引领乡村振兴》
录入者: 超级管理员 来源: 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9年06月13日


加强党性修养 引领乡村振兴


教学对象: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党课,引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切实加强自身党性修养,自觉成为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和排头兵

本节党课内容提要

党性是党员干部的灵魂,党性强弱是判断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的“第一修养”,是锤炼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的重要途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最基础的桥梁和纽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者和排头兵。因此,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水平,直接关系到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成效。

党课开讲:

当前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坚决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大背景之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一、深刻理解加强党性修养的现实意义

当前,在服务“三农”发展的现实需求面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是形势所逼、时代所迫、群众所盼,更是事业所使、职责所在、成长所需。

一是事业所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换一个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就是办好中国的“三农”事情要靠党来办、要靠人去干。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基层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骨干力量,他们长期与农民群众打交道,最熟悉了解农民群众,也最能够帮助农民群众,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强化宗旨意识,自觉承担起服务“三农”、振兴乡村的光荣使命。

二是职责所在。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党的“三农”事业的实践者、推动者,是农民群众创业致富的先行者、示范者,是我国农业农村的未来、农民群众的希望所系,肩负着带头创业致富、带领当地农民群众共同创业致富,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振兴的神圣职责和历史重任。因此,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切实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既为自己千事、又要为群众办事,既要带头致富、又要带领群众致富的全新理念,时刻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大局意识和群众观念,是否对得起组织培养和群众信赖,是否在普通党员一般群众中真正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真正成为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和先行者、乡村振兴的实践者和推动者、群众致富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三是成长所需。做人要讲德性,做党员干部必须讲党性。但坚强的党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个自觉的、长期的、反复的艰苦磨炼过程,这个艰苦磨炼的过程就是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过程。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普通党员、引领当地群众,进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施展聪明才华、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不断提高致富本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在不断丰富“口袋”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脑袋”,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人。

二、认真查找党性修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仅政治表现好、思想觉悟高,而且也能积极带领村民群众共同创业发展致富。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新时代赋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新使命、提出的新要求,目前仍有部分党员干部在党性修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淡化”:

一是心浮气躁、心无远虑,进取意识有所淡化。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各种思想观念的渗透,少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动摇、理想信念丧失,进取思想淡化、精神萎靡不振,既不注意勤奋学习、钻研技术,又不注重深入实践、积累经验;“八小时之内”沉醉于挣钱赚钱、发财致富,“八小时之外”沉迷于打牌赌博、吃喝玩乐;满足于已有的本钱、现有的本事,习惯于老思维想问题、老套路办事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服务群众的热情和千事创业的激情。

二是唯我独尊、唯利是图,群众意识有所淡化。有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淡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忽略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第一职责,群众意识淡薄、个人主义突出,只顾自己发家致富、只管自家兴旺发达,不关心群众冷暖疾苦、不热心集体事业,私事优先、公事第二,片面追求“自我”发展、“自我”需要,过分强调个人目标的实现、个人利益的满足,讲个性不讲党性、讲关系不讲原则。

三是放荡不羁、放纵任性,自律意识有所淡化。有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在相互比较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组织观念淡薄、自律意识极差,霸权主义严重、自由主义泛滥,只要自由、不要纪律,只讲民主、不讲集中,缺乏自我约束、自我检点的习惯,把自己混同于普通村民。还有的党员干部生活腐化堕落、思想道德败坏,生活上沉湎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交际上热衷于交权贵、傍大款,置党纪国法于不顾,违法乱纪、胡作非为。

凡此种种,都是党性不强、作风不纯的表现,不仅严重损害党的形象,而且影响到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对此,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必须从加强政治建设的高度认真审视、深刻自省,不断增强党性意识、提高党性修养。

三、注重知行合一,争做合格农村基层党员干部

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既要靠他律,即离不开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又要靠自律,即自己主观努力、积极进取和自我锻炼。二者相铺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就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而言,党性修养费在知行合一,必须时刻注意把党性标准、党性原则、党性要求融人自己的目常生活中,并以这些准则、要求为镜子,经常对照、检鉴,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不断增强自己的党性修养。

(一)坚持在不断学习中加强党性修养。一要深化对学习的认识。作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自觉习惯、一种精神追求,努力克服“我是‘大忙人’没空学、我是“百事通”不用学、我是‘大老粗”无需学”等错误思想和模糊认识,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要突出学习重点。时刻注意紧密结合自己的思想、工作、生产、生活实际,严格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学习原则以及党性修养的基本内容和目标要求,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实用技术、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和素质能力。三要运用学习成果。要时刻注意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充分运用到生产生活和实际工作中去,始终坚持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开展工作,用科学的信息技术指导实践、发展生产,自觉克服学归学、做归做“两张皮”的现象,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高思想觉悟的自觉行动、谋划科学发展的思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

(二)坚持在深入实践中加强党性修养。坚强的党性修养离不开社会实践,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进行磨炼。一要注重实践学习。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教师,群众是最好的榜样。要时刻注意在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人村民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不断历练自己的人生、不断锤炼自己的党性。二要注重用心千事。坚强的党性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作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和矛盾的根源,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切实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三要注重锻炼本领。学会用新的视角观察问题、用新的办法解决矛盾,特别是面对乡村振兴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矛盾,必须积极探索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努力使自己的眼界在创新中开阔、本领在创新中提高。

(三)坚持在践行初心中加强党性修养。党性修养的核心就是坚守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一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努力克服并坚决纠正“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上面不注意;不怕群众不开心,就怕上面不欢心”的错误认识,切实做到用权为民、造福于民。二要坚持情为民所系。时刻把村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头,切实增进同村民的感情,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始终做到“四真”,即真正深入群众、真诚对待群众、真情关心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在思想感情上与村民融为一体,真正做村民的“知心人”和“贴心人”。三要坚持利为民所谋。时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凡是符合大多数村民利益和要求的事,要积极地办、认真地办,并且把它办好、办得让群众满意;凡是大多数群众不拥护、不赞成、不高兴、不答应的事,要坚决不办、一律不办。

(四)坚持在自我约束中加强党性修养。党性修养重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重在自我约束、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一要保持平常之心。要甘居平凡岗位、甘做平常工作、甘过平淡生活,真正做到以平常之心对己、以平等之心待人、以平稳之心处事。二要保持奉献之心。作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常存右献之心、绷紧责任之弦,切实做到谋事不谋利、奉献不索取。三要保持敬畏之心。敬畏村民群众,始终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服务群众;敬畏组织,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始终做到在思想上相信组织、在工作上依靠组织、在行动上服从组织;敬畏法纪,增强底线意识,始终做到依法用权、依法行政、依法办事。

(五)坚持在接受监督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接受监督,既是党员干部对待批评和监督的正确态度,也是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一要自觉接受组织监督。作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自觉主动参加组织生活,及时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生产、生活、学习情况以及思想作风情况和遵章守纪情况等,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其他同志的监督。二要自觉接受村民监督。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正确对待村民的批评和监督,以虚心纳谏的态度和认真纠错的行动,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三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要以开放的思维、开明的态度,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充分尊重舆论监督、正确对待舆论监督,将舆论监督作为完善自我、增强党性的推动力量

    材料来源:《党课》,20195月P36-P42,作者:黄梦其,湖南省桃江县桃花江灌区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寨桥联庆村委小海村44号 电话:0519 - 86261012 邮编:213177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