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米苔花也有烂漫之时
-------读《教师修养文萃》有感
武进寨桥初级中学 陈茹萍
经典语录摘抄:
养成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教师的阅读爱好决定一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
阅读教育专著名著是一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帮助教师提高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名师培养工作的基础工程。
教师应当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好教师总是真正有人文素养的人,他不会违背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惟次,才能带给学生广博的文化浸染,才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自由驰骋。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让科研成为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吧!
教育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
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提高。我的观念更新了,世界在我的眼里就新了。自己新、他人新、世界新、工作新,人工作起来效率才高。
好教师一定是良师,真正的名师也一定是良师。良师首先是关爱生命的才,是关爱每一个生命的。看淡名利,只要尽心尽力,人人都可为良师。有多少良师,就有多少好的教育。
经历了职业—事业---艺术三重境界,才能炼就出一代良师。教育这个职业丰富了我的生活,升华了我的信念,让我品味到了历炼之美,超越之美,人生之美。
好教师应当有成就动机。正确的成就动机,不是源于金钱和荣誉,而是在于对教育教学价值的追求和自我挑战的巨大吸引力。
教育是塑造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塑造他们美好的人生,是教师不懈的追求。用美好去塑造美好,用幸福去塑造幸福,自己也便成了实现教育理想的幸福天使。
人做事情,只有愈喜欢才能愈投入,只有愈投入才能愈深入,也只有愈深入才能愈有发现,愈有快乐。
教师的一生真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好教师的人生,真是幸福的人生。
人们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光辉的职业,是人类智慧结晶的传承者。在如此多的耀眼的光环下,作为一个教师是多么荣幸的事情。这一职业的不平凡,蕴蓄了我立身的底气,也就决定了应该尽其职、尽其心、尽其力,不仅要成为一名经师除了教科学知识之外一概不管,还是成为一名人师,除了教育学生知识,更是教会学生做人,塑造学生的人格魅力。我坚信如米苔花也有烂漫之时。
所以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首先我们要看到学生的生命活力。但不知何时起在社会和家庭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教育就走向了误区,看不到教育的源头流淌出智慧,汩汩而出的知识。对知识的狂热追求淡化甚至吞没了对智慧的渴望。陶行知终身践行的教育宗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应该永远是我们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唯一目的。由于看不到学生的生命活力,不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把学生限制在狭窄的空间,限制在书本,限制在课堂,限制在学校,这种封闭狭小的教育场所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在慢慢地隐退,直至消亡……学生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得不到自由拓展的活动空间,得不到需要的“阳光”和“雨水”,得不到必要的“营养”和“空气”。素质教育讨论得热火朝天,但我们也只是把素质分割成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和知识的堆积,而与学生生命灵魂无关。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教师对学生生命的智慧之爱,所以我们的当务之及是要提高学生对生命的认识。生命不仅在于生物体的“活着”,更在于必须活出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育中必须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不分好坏,不分层次,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的个体。生命教育的目标不仅要使学生珍爱生命,还要使他们感悟人生的意义,追求人生的理想,实现人生的价值。只有实现了这一目标,才能使生物层面上的个人生命真正转化为文化层面上的相对独立的、有尊严的、自由的价值主体,即成为大写的“人”。当然针对现实的考试,选拔人才的考核标准,还有很漫长而又曲折的教育道路要走,解决的根本方向必须是教育开放,必须是教育权回归社会,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差异化和特质化,才可能实现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和特质性。教师职业的最大魅力是以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教育应该体现生命的发展。不仅仅捧上一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一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让我们一起相信:唯有这种快乐是持久而永恒的,是奠定人的生命基础和精神健康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待到春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