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链接
 
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初级中学>>党群工作>>工会工作>>学校活动>>寨中师德反思1
寨中师德反思1
录入者: 汤建峰 来源: 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年02月19日

寨中师德反思 

程湘荣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一、的基本理念

)热爱教育。我们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爱教育,就是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教育事业需要的是我们教师实实在在的付出,不是在工作中投机取巧,更不是事事以报酬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工作。因此只有拥有了对事业的一分热爱,才能脚踏实地、默默奉献,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满意。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
    )严格要求自己。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就是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用自己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去影响学生、改造学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特别是在现在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层出不穷,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教师的人生取向不仅关系到自己是否拥有幸福的人生,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一个不爱自己的教师,是谈不上爱教育和爱学生的。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规范中要求教师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育人的同时,不要忘了自身的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有了良好的素质、过硬的本领,才会在工作中自信,才会在生活中快乐,才会有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人生观念,才会不迷失工作和前进的方向。
   爱学生。这是教师所有的归宿点。教师对学生的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二、 我的具体做法将严格遵照《教师职业道德八要十不准 执行

(一)八要规定

1.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依法施教;2.要教书育人,认真履行岗位职责;3.要尊重爱护学生,做到严格要求,耐心教导;4.要树立优良教风,刻苦钻研业务,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5.要关心集体、尊重同志,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6.要主动与家长联系,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7.要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敬业精神;8.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二)十不准规定

1.不准组织和参加有损国家人民利益、违法违纪的群访集会等活动,或发表有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或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观点和思想;2.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讽刺、歧视、侮辱学生;3.不准参与迷信、赌博等不健康、不文明的活动;4.不准动员或暗示学生参加校内外收费的补习班、特长班、兴趣小组,从事以赢利为目的的私办班、有偿家教;5.不准利用职务便利强制、诱导学生及家长购买教辅资料和各类商品;6.不准训斥、指责学生家长,或向学生、家长索要礼品、钱物和有价证券;7.不准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上网聊天、发帖、打游戏、炒股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或利用网络发表不文明的恶意攻击言论、散步危害社会稳定的不实信息;8.不准无故迟到、早退、缺课、擅自调课、擅自停学生课,或公开排列学生的考试名次;9.不准酒后进入校园、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或在校园内抽烟;10.不准在上课时间使用通讯工具。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寨桥初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寨桥联庆村委小海村44号 电话:0519 - 86261012 邮编:213177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72号